不踏实的人就像水上浮萍 - 民谚

著书立说


拼音:zhù shū lì shuō

简拼:zsls

典故: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著书立言

押韵词:相切相磋、白发婆娑、捅马蜂窝、儿女情多、平地生波、狼奔兔脱、谋夫孔多、心劳日拙、滑泥扬波、海外东坡、......

灯谜面:写作

英文:bookends

造句:
◎ 多少世代以来许多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就在著书立说,考证和质询这些宗教传说的真实性。
◎ 维新思潮的思想运动和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同时兴起,思想启蒙和政治斗争相互促进,以群众运动的声势将维新思潮推向全国,使维新思想成为全国舆论的中心,并以学会、学堂、报纸为阵地,有组织地进行宣传和启蒙教育,这比早期维新思想家个人的著书立说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要大得多。
◎ 如退休的老干部,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才能为社会进行一些无偿的服务,包括从事义务宣传员、报告员、校外辅导员,讲党课等进行传统教育,也有的为政府部门当参谋、顾问和参加街道上的一些工作,也有些人从事学术性的研究活动和撰写回忆录,著书立说等。
◎ 他死后,他的一个学生伊本·嘎伊姆沿袭他的思想著书立说。
◎ 一些反动的史学家著书立说,其中心是张扬“满洲”
◎ 著书立说本身就说明他并没有把人生看透,真看透的人应当一句话也不说。
◎ 他们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方式表现为:著书立说、授课、演讲、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 二是文人们著书立说,他们的传世之作,在社会中产生影响,形成一种社会教育。
◎ 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 积攒了那么多教学资料?--尤其不可等闲视之!无产阶级岂能允许"反动学术权威"著书立说、挑战示威、施放毒气?……

解释一: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出处一:扬雄亦慕仲尼之教者,以著书立言为事,得自易哉。唐·陈黯《言风》

举例一: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乃吾一切先哲~之宗旨。”

解释二: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举例二: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