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同实异
拼音:míng tóng shí yì
简拼:mtsy
典故: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而实异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事物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押韵词:极天蟠地、应时之技、威风扫地、亡立锥之地、死心搭地、浮名薄利、乌衣门第、牛眠地、乌衣子弟、一席之地、......
语文教学:肥皂在北方又叫“胰子”,胰子原来也是一种化妆用品,是用猪的胰脏制成的,现在也是名同实异了。吕叔湘《语言的演变》高中六册·课文·6
解释一: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举例一:元稹所说均田是均田赋,与唐朝前期的均田制名同实异。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