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
拼音:nèi shèng wài wáng
简拼:nswz
典故:《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押韵词:神飞色舞、积毁消骨、满山满谷、首足异处、斫琱为朴、熔今铸古、正龙摄虎、纸老虎、疑邻盗斧、失败者成功之母、......
造句:
◎ 内圣外王"用现在的话说,即通过强化自身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来治理国家,建设理想社会。
解释一: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一: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天下》
举例一: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宋史·邵雍传》★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议论终日,退而叹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