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讲信誉,售货路自通 - 奥尔巴赫

怡然自得


拼音:yí rán zì dé

简拼:yrzd

典故:《列子·黄帝》:“黄帝既悟,怡然自得。”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褒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自得其乐、得意洋洋、踌躇满志

反义词:胆战心惊、心烦意乱、怅然若失

同韵词:雕蚶镂蛤、千磨百折、七嘴八舌、更唱叠和、空中楼阁、对嘴对舌、滴水成河、无如之何、瞪眼咋舌、水乳之合、......

英文:happy and pleased with oneselfto have found one's inner peace

日文:ゆうゆう自適(じてき)

造句:◎ 学生是要在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之下,在课堂上听取"说书",和"传教"的。◎ 三、栽荷消暑,怡然自得本人自幼酷爱池塘湖泊下污泥中的莲藕,以及由其长出水面的荷莲。◎ 我俩怡然自得地饮着椰子奶汁,却是各有心病,并不轻松。

语文教学: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沈复《童趣》初中一册·课文·5

解释一: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举例一: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解释二: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二: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列子·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