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浪蕊
拼音:fú huā làng ruǐ
简拼:fhlr
典故: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轻浮的人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浪蕊浮花
同韵词:掩恶扬美、戳心灌髓、白日见鬼、书同文,车同轨、朝成夕毁、言行相诡、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敲膏吸髓、河水不犯井水、白天见鬼、......
解释一: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举例一:泛清香满棹秋,比浮花浪蕊优游。元·乔吉《水仙子·菊舟》
出处二: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