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讲信誉,售货路自通 - 奥尔巴赫

坐而待毙


拼音:zuò ér dài bì

简拼:zedb

典故: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坐以待毙、坐以待亡、坐而待弊

同韵词:大有见地、六出奇计、据本生利、畏影避迹、断断继继、词不达意、依心像意、弃同即异、无人之地、哭天喊地、......

造句:
◎ 同时,我们遇到的困境既是历史包括长期传统社会留下的,也是在发展过程必然要出现的,所以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停滞和坐而待毙都不是我们的出路。

解释一: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举例一:今城守虽有馀,然外无援兵,粮食将尽,岂可坐而待毙。《元史·王义传》

出处二: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举例二:今城守虽有馀,然外无援兵,粮食将尽,岂可~。 ★《元史·王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