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飘蓬转
拼音:píng piāo péng zhuàn
简拼:pppz
典故: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飘蓬断梗、漂泊不定
反义词:安居乐业
押韵词:桑梓之念、音容凄断、后顾之患、临危制变、惩恶劝善、条入叶贯、魂销目断、搜岩采干、笃学不倦、贪婪无餍、......
英文:wandering without a fixed dwelling
解释一:比喻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举例一:我就弄得这般模样,萍飘蓬转,重入火坑,将来还不知作何归结。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七十三回
解释二:像浮萍随水飘荡,像蓬草随风飞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出处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