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饥号寒
拼音:tí jī háo hán
简拼:tjhh
典故: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饥寒交迫、哀鸿遍野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同韵词:破觚为圜、纸上空谈、博闻辩言、同日而言、无稽之谈、褐衣不完、溯流从源、桃李争妍、相交有年、巧语花言、......
英文:cry from hunger and cold
德文:vorHungerundKǎltewimmern<intiefstemElendleben>
造句:
◎ 在土地庙,他便唱留声机来引惹农民,然后站在凳上剀切地痛述农民的疾苦及他对农民的同情,劝农民组织父母会,教农民向衙门要求三成减租,当他说到激昂时,顿足流涕,愤怒时,目眦发指;他又肯代农民插秧,播种,衣袋里又带了一些药品,为贫农治伤,每到了破落乡村,看到农民在啼饥号寒,他常带他们到家里挑蕃薯,取棉被以抵挡饥寒的苦楚。
◎ 伴随这种情况而来的,是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贫苦市民和游民阶层,他们终日辗转街头,困于啼饥号寒之日,甚至走为非弄险的道路。"
◎ 目前,只台北市就有啼饥号寒急待救济的贫民四万三千多人。
解释一: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举例一: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过着~的生活。
解释二: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二: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举例二:值岁凶,~。 ★清·王晫《今世说·贤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