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米养出百样人 - 民谚

过江之鲫


拼音:guò jiāng zhī jì

简拼:gjzj

典故: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多而纷乱

结构:偏正式

年代:现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过江名士多如鲗

押韵词:间不容砺、形胜之地、不自量力、渐仁摩义、推天抢地、铺胸纳地、敷张扬厉、挨打受气、游刃馀地、游刃余地、......

造句:
◎ 大批中国人如"过江之鲫"去日本留学或考察,在数不清的人流中,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主要开拓者和许多著名美术家的身影:王震、陈师曾、何香凝、金城、于右任、高剑夫、李叔同、叶恭绰、沈尹默、陈树人、郑锦、姜丹书、吕凤子、王梦白、高奇峰、朱屺瞻、胡根天、邓以蛰、汪亚尘、王锐之、俞剑华,徐悲鸿、刘海粟、溥心畲、周轻鼎、陈之佛、潘天寿、王子云、丰子恺、黄君璧、卫天霖、张大千、林风眠、关良、倪贻德、丁衍庸、常任侠、许幸之、傅抱石、沈福文、李桦、黎雄才、王式郭、萧传玖、黄新波。
◎ 美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多如过江之鲫,尤其是名满天下的嘉富道金融集团,何愁没有人才可用。
◎ 它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如"过江之鲫"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创造,以及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展示,都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的顶巅。
◎ 中国的英俊小生如过江之鲫。

解释一: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举例一:目光炯炯地看着过江之鲫似的人群,满脸泛滥不屑。朱振国《穿过城市》

解释二: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出处二:宋·刘克庄《竹溪生日二首》:“试把过江人物数,溪翁之外更谁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