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宋·陈亮

自相惊忧


拼音:zì xiāng jīng rǎo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惊魂未定、惊慌失措

反义词:泰然处之、泰然自若、满不在乎

押韵词:低头搭脑、历历可考、言颠语倒、摇头幌脑、嘴大喉咙小、饮噉醉饱、一目即了、摄手摄脚、惊弓之鸟、七病八倒、......

解释一: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出处一: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左传·昭公七年》

举例一:怀光闻官军大集,举烽召兵,无人肯至,就是部下将士,也自相惊忧。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六十八回

出处二: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