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真实的玩笑更坏的了 - 意大利

蛇欲吞象


拼音:shé yù tūn xiàng

简拼:sytx

典故:《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一般

押韵词:恍恍荡荡、名德重望、顺顺当当、明光铮亮、翠羽明垱、有模有样、强兵猛将、哼哈二将、引颈而望、宽宏大量、......

解释一: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举例一: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贪图不足,谓之蛇欲吞象。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

出处二: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战国楚·屈原《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