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宋·陈亮

浩然之气


拼音:hào rán zhī qì

简拼:hrzq

典故:《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正大刚直的精神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同韵词:家徒壁立、乘车戴笠、不牧之地、室徒四壁、邀名射利、不破不立、飞鸿羽翼、血化为碧、故人之意、骄奢淫佚、......

英文:noblespirit<moralforce>

日文:浩然(こうぜん)の気

造句:
◎ 在这一方面,《孟子》一书围绕"浩然之气"的养成,从意义、途径、要求诸层面条分缕析,义理精湛,且具道德感召的久远魅力。"
◎ 诵读陆游、辛弃疾的爱国主义诗词,我们就会有慷慨激昂、浩然之气填胸臆的感觉;品味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我们就会有恬静安适之感;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我们就会忍俊不禁,捧腹而笑。
◎ 李烛尘深深地为范旭东抒发的浩然之气所打动,他敛容说道:"先生所言,正与我心相同。
◎ 于是该将就者便须将就,不便挺起胸来大吹浩然之气,恋爱可以自由,结婚无自由。

语文教学: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②”的一句话里看出。黄仁宇《孔孟》高中五册·课文·4

解释一: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揭发隐: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举例一: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元·汤显祖《牡丹亭·言怀》)

解释二: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二:

举例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元·汤显祖《牡丹亭·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