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真理一产生总要被斥为异端邪说,而最终则受到盲目的崇拜,这就是真理常遇到的命运 - 托·赫胥黎

一团和气


拼音:yī tuán hé qì

简拼:ythq

典故:宋朝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平易近人

反义词:凶神恶煞、凶相毕露

同韵词:如履平地、无往不利、虚心平意、严家饿隶、多闻强记、风行雷厉、求生害义、欷歔流涕、弃琼拾砾、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歇后语:大肚罗汉吹喇叭

邂逅语:大肚罗汉吹喇叭

灯谜面:皮球;明月当空微风吹

英文:maitain harmony all round

日文:和気あいあい

法文:fairebonnefigureàtoutlemondre

德文:mitjedermannohneUnterschiedaufgutemFuβestehen

故事:宋代洛阳理学家程颢倡导“主敬存诚”的观念,表面上宣扬孔孟之道,实际上兼采佛老之学,他死后,文彦博给他题墓碑“明道先生之墓”,他的信徒谢显通描写程颢的形象是:“明道终日坐着,好像泥塑的人,但他接待客人时却是一团和气。”

造句:
◎ 我不想再为这些书卷之争同他吵架,损失眼前的一团和气,傲慢而又慢地嚼着一枚随身自带的陈皮梅,放弃了回嘴的时机……然后,舒适地用热茶一冲了事。
◎ 他是笑嘻嘻"一团和气"踏进了农村。

解释一: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出处一:宋·朱熹《伊洛渊源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卷三引《上蔡语录》

举例一: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出处二: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举例二:王头领待人接物,~,如何心地倒恁窄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