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真理一产生总要被斥为异端邪说,而最终则受到盲目的崇拜,这就是真理常遇到的命运 - 托·赫胥黎

斩将搴旗


拼音:zhǎn jiàng qiān qí

简拼:zjqq

典故:《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斩将夺旗

同韵词:观者穈集、将信将疑、寸步难移、单步负笈、追悔何及、瓜皮搭李皮、悔之何及、使料所及、嗟悔亡及、三槐九棘、......

解释一: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出处一: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吴子·料敌》

举例一:即使~,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解释二: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出处二:

举例二: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