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思危
拼音:yú ān sī wēi
简拼:yasw
典故:《战国策·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自勉
结构:紧缩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居安思危
押韵词:水尽鹅飞、秋月如珪、一抹黑、来者可追、寸草春晖、心慕手追、天高听卑、逸兴横飞、海水群飞、顽铁生辉、......
解释一: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一: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战国策·楚策四》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