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抱佛脚
拼音: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简拼:lsbfj
典故: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仓猝应付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临渴掘井
同韵词:酒醉饭饱、名臣硕老、不知起倒、穷愁潦倒、花多子少、一世师表、犬牙鹰爪、眉头眼脑、枪打出头鸟、伶牙利爪、......
英文:makeeffortatthelastmoment
故事: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来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造句:
◎ 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正是这一情形的典型概括和真实写照。
◎ 这种画风所要求的写实功力,使得画家们临时抱佛脚地日夜练着基本功。
解释一: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出处一: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唐·孟郊《读经》诗
举例一:我们不能抱临时抱佛脚的念头。
出处二: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