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朱熹

水土不服


拼音:shuǐ tǔ bù fú

简拼:stbf

典故: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宋书·索虏传》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适应异地的环境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不服水土、水土不伏

押韵词:变风改俗、辞简意足、兄弟手足、如火如荼、入国问俗、别作良图、晏安酖毒、时苗留犊、无所错手足、哗世动俗、......

英文:notusedtothelocalenvironment

日文:風土にあわぬ

法文:nepass

德文:sichnichtakklimatisierenkǒnnen

造句:
◎ "什么原因?"′"可能是水土不服,那里的水质不太好。"
◎ 那是抵达新加坡的第二个星期,别的"新客"患水土不服,他没有。
◎ 北方人在那儿水土不服,个个一身脓包水泡。

解释一: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举例一: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服,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出处二: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宋书·索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