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伏发隐
拼音:tī fú fā yǐn
简拼:tffy
典故: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汉书·赵广汉传》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三国志·魏志·仓慈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押韵词:逊志时敏、此而可忍,孰不可忍、付之一哂、还原反本、操刀制锦、年丰时稔、正经八本、弃末返本、同床共寝、信以为本、......
解释一: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举例一:莅任之手,擿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宄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九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