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疤痕是最好的装饰 - 英国

服服帖帖


拼音:fú fú tiē tiē

简拼:fftt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心服口服

押韵词:乡规民约、大大咧咧、厉行节约、云期雨约、磨砻镌切、饥寒交切、礼坏乐缺、唾壶敲缺、日朘月削、犬牙相接、......

邂逅语:软藤绑硬柴

灯谜面:熨斗熨衣服

英文:docile<obedient>

造句:
◎ 郭扶庚谈到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许多家长感到十分困惑:以前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和老师、家长平等地交流思想、谈论问题,童真率直,天性尽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臣服于老师、课本,从前那么多的问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乐于接受现成的、无须思考的答案,甚至于对动画片里的东西也百分之百地信任,变得服服帖帖,成了典型的传统"好孩子"。
◎ 这些大三大四的女生们呆板近似迂腐、造作、饰情,用老王自己的话就是"老竹笋",又辣又不好吃,却还装作一副天真纯情的样子,谁买账?难怪他的小梁对他服服帖帖,稍一赌气,便买水果点心看他。
◎ 当听到有人说"中国终非日本敌,必被征服"时,耄耋之龄、风烛之年的陈三立愤然驳斥之:"中国人难道狗彘不如,会服服帖帖地任人宰割吗?"其忧愤之心、爱国之情,令人想起死前三呼"过河"的宗泽,又像"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

解释一:指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

出处一: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

举例一:我把他治得服服帖帖的。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