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扫地
拼音:sī wén sǎo dì
简拼:swsd
典故:《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名誉扫地、声名狼藉
反义词:显亲扬名
押韵词:抵瑕蹈隙、三年化碧、茕茕孤立、揎拳裸臂、一堂和气、熏莸异器、连枝比翼、从中渔利、鹬蚌相争,渔人获利、拔刀相济、......
歇后语:孔夫子拿笤帚
灯谜面:秀才拿笤帚
英文:the intellectuals are not respected or do something shameful
法文:lettrédéchu,dégénéré
德文:eineSchandefürdiegebildeteKlassesein
解释一: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处一: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论语·子罕》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
举例一: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
出处二:
举例二: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