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 清·魏源

仰不愧天


拼音:yǎng bù kuì tiān

简拼:ybkt

典故:《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公正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问心无愧、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反义词:问心有愧、伤天害理

押韵词:冥室椟棺、邈若河山、梦尸得官、滴酒不沾、先吾著鞭、鬼门关、物力维艰、马仰人翻、两次三番、尸禄素飡、......

英文:feel no shame before God

解释一: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举例一: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唐·韩愈《昌黎集·卷十八·与孟尚书书》

解释二: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出处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