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得意
拼音:yáng yáng dé yì
简拼:yydy
典故:《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得意洋洋
同韵词:黄钟毁弃、哀毁瘠立、众矢之的、君暗臣蔽、唇齿之戏、宗庙社稷、知足之计、椎心饮泣、伯仲叔季、救火拯溺、......
英文:look like the cat that ate the canary
日文:得意滿面(とくいまんめん)なさま
法文:pleinementsatisfait<airépanoui>
造句:
◎ 战士开始练习打靶时,没有打中,"活"靶子表现出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态,幽默而又诙谐地与战士逗乐;当战士苦练之后,百发百中,"活"靶子害怕了,频频向战士求饶。
◎ 12月15日,他直接给李鸿章写了一篇长达数千言的报告,洋洋得意地大谈镇压政变的细节,吹嘘自己的"功劳",并献计说:"莫如趁此民心尚知感服中朝,即派大员,设立监国,统率重兵,内治外交,均代为理,则此机不可失也。"
◎ 例如,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朵小红花,很高兴,要求老师来看,适逢老师在指导别的小朋友作画,没有及时去看,顿时,这位小朋友洋洋得意的情绪受到了影响,很不高兴,过了一会儿,等老师走到他跟前时,只见画纸上的小红花已被粗黑线条涂没了。
◎ 这一番却是荤洋洋得意的时候了,素悄悄地闪在一旁不作声。
◎ 雌鱼先将不顺眼的雄鱼赶走,只留下它所喜欢的,这些被选中的雄鱼似乎有点受宠若惊,显得异常兴奋,便洋洋得意地游近雌鱼,并把它包围起来。
◎ 抱孩子的妇女哼了一声,洋洋得意地坐在了最早属于你的那个座位上,并对怀里的孩子说,儿子,你长大了可不要做没礼貌的人。
◎ 在这"争名于朝""专利于市"的逐角过程中,成功的固然洋洋得意,但顾及获得一席位置的困难,与前途的无保障,遂不得不利用其一时的在位,肆行搜刮。
语文教学: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初中二册·课文·21
解释一: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出处一: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举例一:一席话说得夏作人~。(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出处二:
举例二:一席话说得夏作人洋洋得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