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 毛泽东

不亢不卑


拼音:bù kàng bù bēi

简拼:bkbb

典故: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得体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反义词:骄傲自大

同韵词:治乱安危、扶颠持危、复是为非、于安思危、一芹之微、早出暮归、胆裂魂飞、萧墙之危、似是而非、号恸崩摧、......

邂逅语:晏子斗楚王

灯谜面:晏子使楚

英文:show neither inferiority nor superiority

日文:高(たか)ぶらず諂(へつら)わず;傲慢(ごうまん)でもなく卑屈(ひくつ)でもない

俄文:безвысокомéрия,ноибезнизкопоклóнства

故事:春秋末年齐国宰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先是让他从小门进城,然后说他是矮子,用最差的饭菜招待他,最后用两个齐国囚犯来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结果楚王自取其辱

造句:
◎ 有如叶圣陶评弘一书法所言,"从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
◎ 他立即照办,而且带着不亢不卑的微笑。

解释一: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一: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

举例一:他这远愁近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解释二: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二: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举例二:他这远愁近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