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杀不可辱
拼音: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简拼:sksbk
典故: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语出《礼记·儒行》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宁死不屈
同韵词:瘴乡恶土、五月粜新谷、擦屁股、开疆拓土、铭心刻骨、红飞翠舞、笃信好古、分茅裂土、舐皮论骨、负隅依阻、......
造句:
◎ 学生这么无休止地胡批乱斗,戴高帽游街,他实在承受不住了,士可杀不可辱,自己革命一生,落到这个地步,或着真是太艰难了,因此时常萌发生不如死的念头。
解释一: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举例一:鏊谓谨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明史·王鏊传》
出处二: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举例二:鏊谓谨曰:‘~。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 ★《明史·王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