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民谚

蔫头耷脑


拼音:niān tóu dā nǎo

简拼:ntdn

典故: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结构:联合式

年代:现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蔫头蔫脑

押韵词:鞠为茂草、若崩厥角、修鳞养爪、司马称好、三步两脚、堂堂一表、楞手楞脚、活到老,学到老、闲花埜草、饔飧不饱、......

日文:(草木などが)しおれる,(人が)めいる,活発(かっぱつ)でない

造句:
◎ 马路边上的单位实行门前承包,如果一天不浇树,树马上蔫头耷脑,两天不浇,那树便必死无疑了。
◎ 从濒海的城市里回来与她耕云播雨的男人被药渣的气味熏得没有精神蔫头耷脑的,她却闻药香而亢奋,勇猛异常,把男人整出汗来。
◎ 那几天我真是蔫头耷脑了。

解释一: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

举例一:马林生摇头,蔫头耷脑地对老同学说,‘实事求是地说,中等。’王朔《我是你爸爸》

出处二: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