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手缩脚
拼音:suō shǒu suō jiǎo
简拼:sssj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束手束脚
反义词:无拘无束、大手大脚
押韵词:伶牙利爪、穷工极巧、鸿泥雪爪、伏低做小、猴头猴脑、以老卖老、逞工衒巧、周贫济老、争分夺秒、被褐怀宝、......
歇后语:三九天不穿棉
灯谜面:三九天不穿棉
英文:overcautious
日文:引っ込み思案(じあん)
法文:sepelotonner(defroid)<reculerdevantlesresponsabilités>
德文:zuvorsichtigsein<Hemmungenhaben>
造句:◎ 但他这边也是等米下锅的,怎么等得了呢?几个有钱的客商,见别人缩手缩脚的,也变得更是谨慎了,对项目的可行性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敲,总是不敢定锤。
解释一: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出处一: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举例一: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出处二: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