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见,谈不上领导 - 毛泽东

庖丁解牛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简拼:pdjn

典故:《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押韵词:银样镴枪头、起根发由、应对如流、非常之谋、擅自为谋、锋发韵流、视如寇仇、焚林之求、息交绝游、倒背如流、......

故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造句:
◎ 譬如庄子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的许多寓言,古代文论经常运用到的,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作为中间的一部分,它们本身不属唯心主义。

解释一: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举例一: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清·龚自珍《明良论四》

出处二: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