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简拼:yedl
典故:《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
押韵词:肆意横行、相辅相成、功到自然成、明镜鉴形、风雨晦冥、柳暗花明、盐梅相成、壁垒分明、选贤进能、逐利争名、......
灯谜面:聆
英文: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日文:耳(みみ)を覆って鈴(すず)を盗(ぬす)む。自己(じこ)をあざむく例(たと)え
法文:sefaireillusionàsoi-même<seleurrer>
德文:sichbeimStehleneinerGlockedieOhrenzuhalten<sichselbstbetrügen>
故事: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造句:
◎ 那件事情才过去了,今天把人民的代表都打了,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是蒋介石打的是谁打的?赶快去认错,赶快去陪礼才对啦。"
◎ 你女朋友站在背后吃吃地笑,说你这叫掩耳盗铃。
解释一: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一: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自知》
举例一: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解释二: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