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罪之师
拼音:wèn zuì zhī shī
简拼:wzzs
典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前来兴师问罪的人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押韵词:结党营私、漠然视之、总而言之、面如凝脂、文武兼资、可想而知、批毛求疵、玉骨冰姿、命若悬丝、劳神苦思、......
解释一: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出处一: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唐·杜牧《樊川诗集·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
举例一: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
出处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