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星期正派人要比做十五分钟 - 司汤达

高阳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简拼:gyjt

典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高阳公子

同韵词:东荡西除、流风遗躅、名实相符、伤教败俗、方斯蔑如、书生气十足、载沉载浮、鲜衣凶服、弹丝品竹、超凡脱俗、......

英文:heavy drinker with a unconstrained character

故事:秦朝末年,刘邦驻守陈留县,当地穷书生郦食其才学过人,拜去投奔刘邦,刘邦听说来者是儒生就不接见。郦食其气愤地握剑对侍者说自己是高阳酒徒,刘邦一听赶忙接见。后来郦食其成为刘邦的得力谋士,为刘邦一统天下而出谋划策

解释一: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举例一: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唐·李白《梁甫吟》

解释二: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二: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