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 - 宋·张载

三魂七魄


拼音:sān hún qī pò

简拼:shqp

典故:《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魂魄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押韵词:言有召祸、兔走鹘落、田父之获、貂蝉满座、举止失措、发秃齿豁、绸缪帷幄、浓妆淡抹、一箭射两垛、蛮来生作、......

英文:soul

解释一: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举例一:但凡精血成胎者,有~,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出处二: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抱朴子·地真》

举例二: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