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笞天下
拼音:biān chī tiān xià
简拼:bctx
典故: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汉·贾谊《过秦论》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执政
结构:动宾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同韵词:遗声余价、拘挛补衲、淅淅飒飒、艺高胆大、披襟散发、锋芒毛发、蹶角受化、顾小失大、南舣北驾、乘伪行诈、......
英文:flogtheworld--driveandruletheworld
语文教学: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而报怨。贾谊《过秦论》高中二册·课文·17
解释一:笞:鞭打。指驱使天下的人。
举例一: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五年之内,海内平定。东汉·班固《汉书·陆贾传》
出处二: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汉·贾谊《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