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习惯也不同 - 西塞罗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拼音: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简拼:xzzsd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对父母的态度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小受大走

押韵词:白云苍狗、蓄谋已久、褎然举首、斗鸡养狗、不腆之酒、羊入虎口、泥猪癞狗、爱不释手、食不糊口、人涉卬否、......

故事: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造句:
◎ 又说,"大嫂读书知礼,岂不闻孝子事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乎?德鸿做得对。"

解释一: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一: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孔子家语·六本》

举例一:舜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妻帝二女,不待瞽瞍之命。宋·陆九渊《经德堂记》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