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交集
拼音:bēi xǐ jiāo jí
简拼:bxjj
典故:《晋书·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又高兴又难过,心情激动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惊喜交集、悲喜交至
反义词: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心如枯井
押韵词:出于水火,登之衽席、雪爪鸿泥、体无完皮、别树一旗、炫异争奇、遗风馀习、枯杨之稊、和稀泥、世道浇漓、抱愚守迷、......
歇后语:新郎官戴孝
灯谜面:哀乐;婚丧事;真是笑死人
英文:alternate between joy and grief
日文:悲喜(ひき)こもごもいたる
法文:joiemêléedetristesse
德文:vonFreudeundSchmerzzugleicherfüllt<mitgemischtenGefühlen>
俄文:испыватьигóречьирáдость
语文教学: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谈家桢《奇妙的克隆》初中三册·课文·17
解释一: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一: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晋书·王廙传》
举例一:~的父亲紧紧抱住了久别的儿子。
解释二:交:共。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二:
举例二:悲喜交集的父亲紧紧抱住了久别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