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国害民
拼音:dù guó hài mín
简拼:dghm
典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祸国殃民
反义词:安邦定国
押韵词:遁迹空门、法出一门、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麻痹不仁、犀顶龟文、饮噉兼人、推亡故存、曳裾王门、耳报神、矢人惟恐不伤人、......
解释一: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一: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宋·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
举例一: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
解释二: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