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无睹
拼音:yǒu mù wú dǔ
简拼:ymwd
典故:淮阴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宋·苏轼《淮阴侯庙记》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骂人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有眼无珠、有眼无瞳
同韵词:迭为宾主、冰肌玉骨、断缣尺楮、不遑启处、以貍至鼠、还淳反古、得胜的猫儿欢似虎、粤若稽古、夺胎换骨、弄文轻武、......
解释一:犹言有眼无珠。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出处二:宋·苏轼《淮阴侯庙记》:“淮阴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