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章
拼音:jí jiù zhāng
简拼:jjz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同韵词:捉贼捉脏、五痨七伤、掠影浮光、势不可当、男扮女妆、衣锦过乡、无有乡、内柔外刚、一言丧邦、积恶余殃、......
英文:hurriedly-composed writing; hasty work; improvisation
造句:
◎ 虽有一两篇文字欠锤打的急就章,仍瑕不掩瑜。
解释一:急就:匆促地完成。指匆促写成的文章或奏章。泛指为了应付需要急急忙忙完成的作品或工作。
出处一:‘急就’者,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存焉。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小学类》
举例一:羽出颠倒司农印,幕府纵横急就章。清·龚自珍《咏史》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