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知返
拼音:mí tú zhī fǎn
简拼:mtzf
典故:《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悬崖勒马
反义词:执迷不悟
同韵词:忠心赤胆、见兔顾犬、草薙禽狝、哀梨并剪、夫荣妻显、蛇头鼠眼、愁眉锁眼、云彻雾卷、相得恨晚、道长争短、......
英文:realize one's errors and mend one's ways
德文:seinenIrrwegerkennenundumkehren<sichzumBessernbekehren>
故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几乎推翻了汉朝,袁术占据南阳,过上奢华的生活。董卓被袁绍和曹操打败,袁术见汉室岌岌可危,写信给朋友陈,希望帮他称帝。陈回信说你已走上迷路,如果知道回返,就可避免一场灾难。袁术称帝被吕布打败
造句:
◎ 那股莫名其妙的邪劲,令人震惊报载迷信"法轮功"的受害者中死于非命的,东西南北中,何其多也,已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看起来,如果不能用科学的道理解除蒙昧,迷信者便很难迷途知返。
◎ 文中提到此人在我省打着某诗人的招牌,骗吃骗喝,提醒他迷途知返。
◎ 通过这次教育,看我是迷途知返,还是留恋麻将牌?是人是鬼就看我往哪边哭了。
解释一: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举例一:夫~,往哲是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解释二: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二: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举例二: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