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僻壤
拼音:qióng shān pì rǎng
简拼:qspr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偏僻的地方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穷乡僻壤
同韵词:有目咸赏、大来小往、共相标榜、以手加颡、痴思妄想、利路名场、邻里乡党、搬斤播两、论功行赏、非非之想、......
造句:
◎ 为什么那个外表英俊的年轻人,那个生长在穷山僻壤里的乡巴佬,竟如此傲慢,如此薄情寡义、不知冷热?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她的那腔刚刚被激发起来的炽热的感情,被一团无形的寒气冻结了。
◎ 请问你校长先生,你知道我们的那些学生他们是怎样上的大学吗?他们是我们全乡父老乡亲们每人一块钱一块钱凑着送上大学的呀!我们为啥这样做?那是因为我们这儿从来没人考上过名牌大学,那是因为我们在明天还等着他们学有所成回来建设和改变穷山僻壤……你说你不叫他们好好上课却让去干苦活,对得起谁?
解释一: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一: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其产不甚重,与穷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乡产钱租额,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宋·朱熹《条奏经界状·贴黄》
举例一:这都毁版厉禁几十年了,穷山僻壤里头仍在讲逆犯著的书!二月河《乾隆皇帝》十八
出处二:宋·朱熹《条奏经界状·贴黄》:“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其产不甚重,与穷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乡产钱租额,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