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真理一产生总要被斥为异端邪说,而最终则受到盲目的崇拜,这就是真理常遇到的命运 - 托·赫胥黎

犯而不校


拼音:fàn ér bù jiào

简拼:febj

典故:《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复杂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唾面自干

反义词:针锋相对、以眼还眼

押韵词:柔媚娇俏、仰天大笑、鸣锣开道、翠围珠绕、绿林强盗、无恶不造、掩口而笑、反老为少、仙姿玉貌、生财有道、......

解释一: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举例一: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解释二: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出处二: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

举例二: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