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之徒
拼音:hào sè zhī tú
简拼:hszt
典故:先秦·孔子《论语·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酒色之徒
反义词:不近女色
同韵词:连绵起伏、铁网珊瑚、评头论足、忿世嫉俗、拔茅连茹、出手得卢、支支吾吾、义兵不攻服、圆首方足、搓手顿足、......
邂逅语:染房的常客
灯谜面:染房的常客
英文:old goat
造句:
◎ 自古以来以"色胆包天"谴责好色之徒,殊不知中国人的"食胆"更在"色胆"之上,因为淫恶之人毕竟是极少数,而食不择物,吃无禁忌,则几乎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对民众有广泛的影响。
◎ 吕布是好色之徒,在初见面时即被打动,酒酣耳热之际,乘王允不在席间,有意挑逗貂蝉,除了眉来眼去之外,还用自己冠帽上翎子尖轻扫貂蝉的脸颊,把一个心急难忍的色鬼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解释一:好:喜欢;色:女色,情欲;徒:人。贪爱女色,玩弄女性的人
出处一:无知骨子里是个好色之徒,怎敖得住!家里不能做手脚,便在外面寻花问柳。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
举例一:清·张南庄《何典》:“无如骨子里是个~,怎熬得住!家里不能做手脚,便在外面寻花问柳。”
解释二: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出处二: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无知骨子里是个好色之徒,怎敖得住!家里不能做手脚,便在外面寻花问柳。”
举例二:他定是个好色之徒,偏偏象那蝶儿恋花一样的跟着我,可笑世间真有这么样的人呢。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