龃龉不合
拼音:jǔ yǔ bù hé
简拼:jybh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意见不合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押韵词:祖功宗德、穷山竭泽、酒后无德、粲花之舌、举手加额、啖指咬舌、龙楼凤阁、瓶坠簪折、伸手可得、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英文:discordastheupperandlowerteethnotmeetingproperly
解释一:龃龉:上下牙齿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出处一:今世之士大夫,好同而恶异,疾成而喜败,事苟不出于己,小有龃龉不合,则群起而噪之。宋·苏辙《上皇帝书》
举例一:然贤能之进,常龃龉而不合,亦稀阔而难遭。宋·陆游《贺吏部陈侍郎启》
出处二:宋·陆游《贺吏部陈侍郎启》:“然贤能之进,常龃龉而不合,亦稀阔而难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