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而不野
拼音:zhì ér bù yě
典故:《后汉书·班彪传上》:“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近义词:质而不俚
押韵词:无可无不可、胡诌八扯、梅林止渴、三瓦两舍、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忍饥受渴、恋恋不舍、塞井焚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饥似渴、......
解释一: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出处二: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后汉书·班彪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