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做错事的人,往往不能做出任何事情来 - 法国

身无长物


拼音:shēn wú zhàng wù

简拼:swzc

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贫寒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别无长物、一无长物

反义词:绰有余裕、丰衣足食

押韵词:平复如故、八公草木、攘臂嗔目、不学无术、紧行无好步、书香门户、欲盖弥着、走回头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金谷酒数、......

英文:penniless

故事:东晋时期,王恭生活俭朴,他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朋友王忱去看望他,两人相谈甚欢,王忱觉得身下的竹席很好,王恭就转手相送,自己改用草席。王忱得知后过意不去,王恭说:“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解释一: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出处一: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举例一:茅盾《归途杂拾·韩江船》:“这些逃难人虽则~,因为一到惠阳就逢到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冷。”

解释二: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出处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举例二:这些逃难人虽则~,因为一到惠阳就逢到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冷。 ★茅盾《归途杂拾·韩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