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逃之薮
拼音:bū táo zhī sǒu
简拼:btzs
典故:《尚书·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用法:作宾语;指避难所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同韵词:厥角稽首、鼯鼠之丑、刀笔老手、无风作有、霹雳手、宁可信其有、无中生有、谈空说有、分花拂柳、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灯谜面:避难所
英文:to abscond; to flee (from justice)
解释一: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出处一: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尚书·武成》
举例一:遂成逋逃之薮,公私成患。《北史·李安世传》
出处二: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