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冰
拼音:dī shuǐ chéng bīng
简拼:dscb
典故:严冬冱寒,滴水成冰。宋·钱易《南部新书》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冰天雪窖、冰天雪地
反义词:骄阳似火、赤日炎炎、风和日丽
同韵词:心头刺,眼中疔、鹊巢知风、留取丹心照汗青、出死入生、请长缨、帘视壁听、苦不聊生、血雨腥风、高节清风、哀乐相生、......
英文:freezing cold
造句:
◎ 隆冬时节的抚顺寒凝大地,滴水成冰,抬眼望去,往日碧波荡漾的浑河水,此时沉睡不语地静卧于天地之间。
◎ 假期之前的一个晚上,我一个人,穿着当时我唯一的一件黑毛线衣,穿着红球裤,到滴水成冰的室外操场锻炼身体。
◎ 十冬腊月,陕北滴水成冰,宋任穷记得那时他穿着羊皮大衣、棉裤、棉鞋,骑着马,走在山道上,冷风一吹,一阵阵疼得像光着身子被小刀子割一样。
解释一: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举例一: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
出处二: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举例二:有一节苦处,任你~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