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入空门
拼音:dùn rù kōng mén
简拼:drkm
典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出家为僧尼
结构:动宾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遁迹空门、削发为僧
押韵词:知幾其神、设棁良辰、和光同尘、损己利人、畏天悯人、逆子贼臣、众议纷纭、四体不勤、飘如游云、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英文:followBuddhism
造句:
◎ 他尝试过"仕途救国"、"艺术救国"、"教育救国",虽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做出巨大贡献还是救国无望、报国无门,终于遁入空门,用严酷的自律来寻求心灵的净化以启迪世人,用"念佛不忘救国"来爱国、报国。
◎ 把人看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人生如梦,过眼烟云,随生随死,那有什么意思呢?只能或遁入空门,或及时行乐,但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世界并不会随着个人的死亡而消失。
解释一:指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出家为僧尼
举例一:他一时想不开就~
解释二: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出处二:姚雪垠《李志成》第二十八章:“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遁入空门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举例二:他一时想不开就遁入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