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
拼音:shēn bù yóu jǐ
简拼:sbyj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反义词: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同韵词:毛举糠秕、心里有底、月露之体、艳如桃李、一瞬千里、半瞋半喜、泓涵演迤、弃若敝屣、见物不取,失之千里、放心解体、......
歇后语:脱了线的风筝;推小车扭屁股
邂逅语:脱了线的风筝;推小车扭屁股
灯谜面:傀儡;唐僧取经
英文:in spite of oneself
造句:
◎ "不不,他和我一祥,也身不由己啊!"周学美生怕王医生错怪刘吉文,急忙
◎ 穷人望着孩子哭着说,身不由己被几个虎狼似的丘八带拖带推的赶着向前跑。
◎ 而某种创作倾向一旦蔚成风气,使持有不同主张的艺术家身不由己地被挟裹而去,创作个性便成为微不足道的东西。
◎ 另外我也看得出来,余一也和我一样,尽管他是婚礼的主角,但他除了在受人摆布时要身不由己地忙前跑后,其他时间,他只是陪我坐立不宁。
◎ 我年轻的躯体,在意识的漩涡里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像经历一次奇怪的毫无预感征兆的探险,我身不由己地带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对未知的茫然,忐忑不安地前往--却又不知自己前向何处……多少次了,我陷在时间的陷阱里,被孤独地囚禁起来.然而,我俨然像找到一种奇怪的办法,我能够在这样的想象中寻找自己,虽然更多的时候面对的是迷失,但我在这样的进程中往往能够获得些许的轻松和解脱,我时常莫名其妙地在这或长或短的想象的两截,像落水的少年.在溺水濒临死亡的途中、偶然抓住一根顺水漂来的木桩.获得了拯救自己的机会。
◎ 为了获得这种声音的陪伴.在做爱之前,我还要和李尤绞上一点心智.她与我相反、她厌烦电扇的声音.她总是要关掉它,而我总是巧妙地让她身不由己地忘了声音。
◎ "不是我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 当笔者写到此处,我们的电台正用792千赫播放詹姆斯·拉斯特乐队演奏的西方古典(歌剧)音乐改编曲,我身不由己地缓缓放下了笔,我仿佛听到了自己的灵魂在震动,觉得威尔第和奥芬巴赫这些作曲家仿佛是在为我的灵魂发出音响似的。
语文教学: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鲁迅《阿Q正传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高中五册·课文·9
解释一: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举例一: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
出处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