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除东荡
拼音:xī chú dōng dàng
简拼:xcdd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到处征战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南征北战
同韵词:拘神遣将、吉人天相、拿腔做样、明火持杖、东瞻西望、音吐明畅、桑间濮上、绸缪帷帐、山吟泽唱、望风而降、......
解释一:到处征剿。形容身经百战。
出处一:俺也曾西除东荡,把功劳立下几桩桩。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一折他待要南征北讨,西除东荡,廝杀相持。问甚抡枪使剑,挟人捉将,扯鼓夺旗。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
举例一:想我年纪小时,南讨北征,西除东荡,鞍不离身,甲不离马背,多曾建功来。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