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当它表现在形势险恶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个英雄的性格,并且使一个人成为后代的景仰的对象 - 休谟

地利人和


拼音:dì lì rén hé

简拼:dlrh

典故:《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与“天时”连用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得天独厚、天时地利

反义词:内外交困、逆水行舟、众叛亲离

押韵词:首肯心折、鹗心鹂舌、潦草塞责、翻唇弄舌、玉楼金阁、朝攀暮折、更弦改辙、天人路隔、聊以塞责、三从四德、......

灯谜面:天不作美

英文: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

故事:战国时期,有人问孟子怎样做才能算圣主明君。孟子说只有用仁政来治理天下,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拿打仗来举例,敌人会利用地势与天气等优势据城抵抗,如果城内居民讨厌暴政,他们会纷纷起来反抗,开门迎接对方

造句:
◎ 例如缘木求鱼、杯水车薪、水深火热、箪食壶浆、事半功倍、一暴十寒、知人论世、出类拔萃、天时地利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名言佳句,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 这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难合并,人生中是难得几度的啊!
◎ 因为他家的酒店,开在行人往来不绝的十字路口儿上,再加上方青山夫妻会做生意,待客既热情又周到,站住了地利人和,所以买卖越做越兴旺。
◎ 这说来轻松,但也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解释一: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举例一:虽然犯了一次错误,红军已卷土重来此~之边界,前途希望还是不恶。(毛泽东《井岗山的斗争》)

解释二: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出处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举例二:虽然犯了一次错误,红军已卷土重来此地利人和之边界,前途希望还是不恶。毛泽东《井岗山的斗争》


网站统计